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國內自民間發起四一○教育改革運動起算至今已快屆滿20 年。在這一段國內有史以來最大的教育變革歷程中,不論是專家學者或教育實務工作者均有一共同體認,即教育變革若未能引發教學現場之教與學的根本性變革,變革便是失敗的。基於此一共識,國內目前教育發展關注的重點已從傳統的行政管理調整至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變革。在此教育脈絡下,本刊本期所收錄的五篇專文及一篇書評均反映此一教育現場「變革」、「調整」、「轉化」及「整合」的特色。

         首先,鄭彩鳳與鄭玉菁的〈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對組織變革接受度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一文,透過量化統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方法,深入探討與建構轉型領導、組織變革及學校競爭優勢的關係模式,其研究結果指出三者的關係呈現正相關外,教師對組織生態變革的接受度對學校競爭優勢的預測力最顯著。另外,教師組織變革的接受度扮演「中介角色」,校長的轉型領導必須透過該變項的中介作用,方能對學校競爭優勢產生影響力。此一發現改變傳統僅重視「偉大校長」的思維,凸顯教育第一線現場教師在變革中的關鍵地位。同樣是以教師教學現場為探討重點,潘慧玲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之影響評估〉一文,從國內推廣多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入手,探討此一方案對於現場教師教學能力之提升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在各種方案的介入因素中,宣傳溝通落實情形優於教師研討與自評、教師他評與成長、及諮詢輔導」。其次,該研究發現「支持系統與方案活動之介入對於方案成果具影響力」,其中以「教師他評與成長」對方案成果最具關鍵影響力。此一發現凸顯在教學現場中,同儕回饋意見與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對於未來教師專業發展方案推動方向的調整與落實,提供相當明確的數據參照資料。
 
         從教學現場轉至另一個教育改革關注的焦點,學生的學習歷程。呂偉白的〈美國多層次補救教學鑑定模式之評析〉一文,從學生學習障礙鑑定模式的關點切入,探討在美國廣受探討的「多層次補救教學鑑定模式」。基本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同一套教學方法套用於不同類型學生的補救教學過程中,且未能因應學生特殊的學習需求與方式而改變補救教學方法,其實施的結果,不僅未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反而是不斷累積學生想從學習中逃走的挫敗經驗。本文的提出剛好可以填補國內在特殊學生補救教學層面上研究的「盲點」。近年來,國內在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倡導下,十分重視社群網絡的協力合作。社群網絡的概念不僅已被廣泛的運用於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的發展,亦被用於分析探討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特性分析。林世強的〈金門大學學生生活與學習網絡特性研究〉一文,即是透過社群網絡分析技術,深入探討學生社群網絡形成原因,以及網絡特性與學習成績與行為之關係。研究結果指出因學生投入學習時間較少、多數同學習慣獨自讀書、系上未鼓勵集體學習等因素,導致學習網絡較生活網路疏離而出現碎裂現象。此外,研究指出生活次團體形成之主因則在於同宿,尤其是早期同宿經驗經常是決定未來學生社群網絡的關鍵要素。前述的發現可以導正長期以來,研究只重視學生學習面向,卻相對忽略學生生活經驗的研究取向。
 
         國內教育改革的面向不僅需聚焦於教與學的面向,更需關注因應改革所推出之法規制度所衍生的各項問題。許育典與李佳育的〈從大學的法律地位探討大學自治的落實:以大學法人化為核心〉一文,從組織功能的視角,重新檢視當前大學法人化的各項爭議內容,並提出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與論述基礎,作為解決爭議的良方。文中針對大學法人化在組織、人事、財務及學術自治等面向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並指出大學法人化並非萬靈丹,相關的配套措施才是關鍵。更值得注意的是,未規劃妥適的改制,不僅無助於大學自治的落實,反而造成更多組織功能層面的混亂。
 
         變革的調整趨勢有如「鐘擺效應」一樣,有其自我調適的過程。長期以來,教育研究量與質的研究典範之爭已橫跨一整個世紀。從極端強調知識是客觀存在的邏輯實證派典,擺盪到強調經驗即知識的社會建構派典。知識的本質為何,如何跳脫兩派爭論並整合其論述,以促成「有力的知識」(powerful knowledge),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項主題。本期書評,由卯靜儒專文評述Michael Young〈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社會學〉一文,即是論述本書作者 Michael Young 如何從「拯救知識困境」觀點切入,提出「社會實在主義」的整合觀。專文先論述傳統論與建構論之爭及社會建構主義的缺點與強項,並從中凸顯建構主義忽略科學知識與概念的重要性,以及過度強調所有的知識都必須透過經驗而產生所衍生的問題。面對前述問題,作者引述Michael Young 的問題解決方案,指出社會實在主義可融合兩種論述,因其主張知識一方面可以是由人們集體的經驗構成,是一種集體的客觀性,另一方面該主義亦強調知識有其社會歷史脈絡,需不斷的被重先檢視,使知識能成為「有力的知識」。文末,作者提出該書具備三項價值,即「兼具理論深度與政策實務」、「平衡知識探尋與社會正義」及「定調學校要教有力的知識,而非有權人的知識」。
 
         總而言之,本期所收錄的專文與書評不僅反映當代教育變革的重要思潮、政策與現場實務作為,亦強調轉型、變革與整合的必要性與配套措施的重要性。不僅提供讀者統觀的脈絡思考方向,亦同時提供可行的具體方案與解決策略,是值得再三研讀的專論。身為責任編輯,深切期盼透過本期各文的發表,能喚起教育改革推動者的深度省思,並透過多元教育社群的集體智慧與實踐,為未來教育改革擘劃出一個更具競爭力的願景,以全方位展現學術社群的教育影響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