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教育的主體是人,哲學的本質是愛智,其活動是探索與思考,因此,教育哲學即是對人和教育問題進行思考,包括個人和社群,也包括當下與未來。再者,教育既是人的活動,又是思維的活動,因此,教育哲學應該是動態的且具有生命的,而最能彰顯生命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性。德哲康德(I. Kant1724-1804)於《論教育》(On Education)一書提出養育、紀律和文化三大教育內涵,其中文化才是教育終極的關懷,也是教育人具有人性、有意識、有情感、有節度、有詩性、有想像力和美感的文化人,期刊能以「教育哲學」為主題甚為不易,但卻是相當明智而重要的抉擇。本期期能為教育學與教育界提供更深入認識教育哲學的場域,更期望讀者能因此對教育哲學懷有理情兼具的情懷,也讓教育哲學有機會在讀者的心中駐足,俾為文化人的生命增添風采。        本期首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建福,探討道德生活與道德教育中極具重要性的「同情」概念,並釐清若干易與同情混淆的概念,期能消減教育活動中的偏狹,也能豐富道德教育的內涵,深具啟思性,是篇難得的好文章。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吳靖國,鑽研17世紀義大利哲學家兼修辭學家與歷史學家G. Vico的思想甚深,本期他特別整合Vico之英雄心靈與詩性智慧的概念,提出「詩」蘊含著開展存有、精湛技術及美感表現三層意義,進而將此概念轉化至教學活動,尤其是教師詩性心靈對教育美學與創新教學的啟示,有助於教育免除受工具理性宰制,且彰顯實踐智慧之效。相信讀者可從中重新認識人性尊嚴、高貴品味與美感情操的溫柔敦厚與思無邪的藝術境界。        除了直接與教育哲學有關的文章外,本期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左台益暨博士班研究生胡政德共同撰文,採取質性研究方法,蒐集並分析26位準教師進行數學教學建模歷程中的認知因素及轉化機制,俾提供師資培育課程設計之參考,對數學教育中連結現實世界與數學世界之教學與課程設計甚具價值。另外,稻江科技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系助理教授林斌,體認政策網絡比傳統國家機構的統治思維更具有分享決策權力、鼓勵公民自治及發展共同利益的特色,乃撰文比較台日教師組織政策參與機制異同,尤其是日本教職員組合(日教組)與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全教會)之政策影響力的分析,應有助於我國未來教育政策網絡治理模式之發展。        最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方永泉評介D. G. Mulcahy於2008年出版之《教育人⎯⎯博雅教育的新典範》(The Educated Person: Toward aNew Paradigm for Liberal Education)一書。方教授首先扼要闡述該書六章的主要內容,該書作者提出「博雅教育即生活預備」,此與傳統博雅教育的意義並無相悖,且因其對教育的實踐形式抱持開放態度,故較傳統的博雅教育理念更具實用性,尤其是實踐性知識與理解、主動參與世界及追求新知的技能、關懷他人的敏銳心靈等更為通識教育提供更多樣性的課程方案。哈佛通識教育委員會於1946年提出之報告(因該書用哈佛大學傳統的深紅色為書面,故慣被稱為《哈佛紅皮書》)所提出之有效思考、清晰溝通、明確判斷、認知普遍價值等通識能力,即與Mulcahy所提之「博雅教育即生活預備」、「娛樂的生活需求」及「社會實踐的生活需求」等理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總之,該書對博雅教育之理論有通盤的闡述,誠如評介者所言:「不僅可以提供關心當代社會中博雅教育的人士重要參考,對於關注當代教育理論思潮發展的教育哲學、教育史研究者更是極好的參考文獻」。評介者除深入淺出地介紹該書外,也提出其個人對該書上述新典範的評論,深具學術論述意義。        值此歲末,本刊感恩讀者、投稿者、審查者、編輯委員的鼎力支持與鼓勵,對甄曉蘭主任領導之編輯團隊的默默付出,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精美的編印與嚴謹有效的行銷,讓本刊得以為讀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一併於此表示深深的謝悃。最後,謹祝 各位虎年虎虎生風行大運,健康喜樂心想事就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