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質的卓越或精緻化,需要校長、教師,乃至於師資培育機構等各級教育人員的同心協力方得以致之。本期內容涵蓋大學教育、國中、小學的教育理論與實務,篇篇皆經過嚴格審查,內容精湛,值得細細品嚐。
首先,東華大學教授張德勝暨博士班研究生黃秀雯,探討一位未曾修習過教育相關課程,也沒有小學教學經驗,但卻因配課而必須進行「教學實習」課程之教學的大學新進教師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文中歸納出與教學直接與間接有關的若干困境,並提出系所、同儕等解決建議,頗具啟思性。國立中正大學教授林明地,為文分析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教學成效的作法,兼具理論與實務,無論對組織或個人的專業成長與校長的領導等,均點出發人深省之處。此外,鶯歌國中教師林民程從「村」的「氛圍」與「尊嚴」之論述出發,試圖建立具有公民行動性質的在地化教育,俾對公民行動有所啟發,該文對國中推動「社區有教室」的課程亦有參考價值。繼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助理教授施宜煌暨國立臺灣灣師大教育學系博士生賴郁璿共同以「教師即陌生人」之隱喻撰文,期能釐清隱喻之意涵外,亦為教師教學提出自我審視、關注學生主體等啟示,對數位時代與科技掛帥的社會脈絡,別具意義。
除了上述四篇文章外,本期亦載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博士生張曉琪,針對Marshall和Oliva集結學者共同完成之《落實社會正義的領導》(Leadership for social justice)一書提出深入淺出之介紹與評述,不但有助於透過教育活動達成社會正義,尤其對領導者思考如何透過學校教育以實現社會正義有深刻啟發;此外,也對臺灣實施多元文化時應如何兼顧理論與實務,又如何達成心口一致、言行合一之理想,具有借鏡之效。更重要的是,對於領導者在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強化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實施融入式的班級教學時之應思應為處,書評者均詳實地點出要旨,對書中強調的領導證照也甚表認同;最後,書評者更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維護社會正義的殷切呼籲,相信此書評對於讀者了解此書的內容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一個期刊的成功需要感恩的人很多,本期能如期出刊,感恩投稿者、審稿者、編輯委員及工作同仁的不辭辛勞與努力付出,於此,期盼本刊的努力和服務能受到讀者的支持,也懇請各界不吝賜稿,讓本刊的內容因為您的參與而更為豐富。祝福各位!
期刊卷期:
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