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當代教育研究》一如國內其他審編過程嚴謹的期刊,雖然來稿量大,但是總在出刊之前即有莫大壓力⎯⎯一則焦慮是否預定刊登的論文皆能如期修改定稿,二則擔憂校閱過程是否仍留有未及細察的瑕疵。每一篇文章在刊登之前,或許不可免地須在編輯部與作者之間來回多次,但這個過程增益了作者對文章內容的思考,也提升了期刊的水平。        本刊自取消當期主題的設計之後,雖然各期不再有焦點主題,但也讓各期文章內容更為多樣化。本期的論文即涵蓋幼兒教育、高等教育及教育史三領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蔡敏玲教授「當小孩的滋味:金門縣幼兒的生活敘說」一文,指出該縣幼兒敘說的形式特色有二:半數幼兒以「多層次」敘說結構細說生活,三分之二的敘說文本包含觀感/評論。內容特色包括:吃與玩是主要關注,敘說飽含感官知覺的細節,手足角色建構展露高度的自覺與主張。作者認為,為理解幼兒與幼兒眼中的生活,傾聽幼兒敘說、覺察幼兒敘說特色是必要而有意義的教育作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宋明娟助理教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甄曉蘭教授「重建大學課程的意義與策略初探:來自建構大學系所學生專業能力的經驗反思」,係根據某大學教育研究單位協助校內共22個系所建構學生專業能力的經驗,探討重建大學課程的意義與策略。本文最後就參與系所在建構學生專業能力的過程中所提出的爭議問題,來反思重建大學課程所面對的挑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劉若蘭副教授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林大森副教授「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之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學校類型大學生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畢業後就業、就學與未就業狀況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畢業後全職工作與就學組在自我概念、社團參與、師生互動、同儕關係與課業投入等變項高於未就業組;公私立大學與公立技職學生全職工作與就學的比例,均比私立技職學生高,私立技職學生參與社團對於畢業後找到全職工作有利。四類型大學學生畢業後一年有全職工作、就學或未就業的影響因素有所不同。該研究肯定校園經驗對於畢業成績與職涯能力有重要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祝若穎博士生「日治後期杜威教育思想在臺灣之引進與實踐」以杜威的教育思想為論述軸心,整理與分析從1919至1930年初期的教育雜誌與時人論著,探究杜威學說在臺灣之引進與實踐。作者認為,由該思想傳入臺灣之轉化內涵來看,雖強調進步主義的教育,卻徹底忽視民主本質。然而,有些臺籍菁英與教師,論述杜威的理論極具深度與廣度,並能落實於教育現場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唐淑華教授引介Ruby Payne(2005)的《理解貧困的一種框架》(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overty)一書,認為該書並不採取上述「缺陷模式」(deficit model)的觀點來看待弱勢者,反而是以「累加模式」(additive model)來說明為何有些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成為教室中的「弱勢」;此外,作者也清楚指陳誰將是最有能力幫助這些孩子脫離「弱勢」的人,以及有哪些具體的協助策略可用。唐教授也藉著此書的觀點討論國內弱勢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提出值得令人深思的論點。        本期四篇文章與書評皆見作者的研究關懷與心得,邀請讀者共享,亦邀請有志於相關課題者延伸探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