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教科書、自編教材與數位媒體乃是課程設計的具體應用場域。眾所皆知,這類課程設計的成敗,不能忽視學習者的角度,諸如學習者的認知型態、學習風格、訊息或文本理解類型等等。惟過去這些場域的課程設計缺乏基礎性研究的發現做支撐,故未能在文本特徵、提問類型、故事選編、圖文整合、語音與動畫互用等具體面向,進行有根有基的細膩設計,以提升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與學習成效。本期主題在課程與教學,經嚴謹審查之後,其中入選的三篇佳作,剛好在這個課題上提出初步耕耘的結果,非常有參考價值。        第一篇是何縕琪、許木柱與江瑞珍的〈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族群意象發展之效應:以花蓮縣一個國三班級為例〉。該研究以一班太魯閣族國三生為對象,進行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所蒐集資料採質性分析方法,從其生動的資料分析、詮釋與討論中,可見妥適編選原住民文學與故事為教材進行教學,在學生正向族群意象與身分認同等情意目標的達成上,所展現的動人能量。第二篇是劉世雄的〈數位多媒體的瀏覽方式在訊息理解上的應用之研究〉。該研究以實驗設計法探討學習者三種不同媒體瀏覽方式與四種不同媒體組合形式,以及兩者交互作用,對於學習者訊息理解層次與程度的效果。該研究結果對於數位媒體的設計與學習指導,頗有啟發性意義。第三篇是楊凱琳、林福來與王繹婷的〈幾何證明的文本特徵與提問類型對學生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該研究主要在探討幾何證明題的不同寫法、不同複雜程度和不同理解類型,對於學生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該研究結果對於數學教科書中的幾何教材、習題的設計與呈現方式,以及解題教學等方面,具有高度應用價值。        本期另選入一篇教育評鑑方面的佳作,是由徐昊杲、曾淑惠撰寫的〈高職學校評鑑人員評鑑能力與角色之研究〉。該研究採用德懷術建立高職學校評鑑人員的評鑑能力清單,並以專家問卷調查與專家座談,探討高職評鑑人員應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每個角色所須具備的評鑑能力。該研究的結果對於高職評鑑人員培訓課程與專業認證制度之規劃,頗能反映實務面向的見解。        除了上述四篇專文之外,蔡清田與楊俊鴻針對W. F. Pinar(2006)的《當今綜覽性的文本與其他論文集:再概念化之後的課程發展》一書,提出精要愷切的書評。Pinar早在1995年出版的《理解課程》(Understanding curriculm)中即給課程發展寫下墓誌銘:「課程發展生於1918年,死於1969年」。相隔十餘載,在2006年這本書中竟然重新宣告課程發展「再生於2001年」,究竟重生後的課程發展是何形貌?我們先賣個關子,建議您從蔡清田與楊俊鴻這篇書評入門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