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文章單元: 
中文摘要: 

        本人與《當代教育研究》結緣,是早在該刊以《教育研究資訊》之名稱創刊的1993年;當時,本人與涂靜如君合撰論文乙篇,刊登於第一卷第三期。二十年來,本刊在黃政傑、潘慧玲、黃乃熒、甄曉蘭、廖遠光、到如今的許添明等總編輯的掌舵,所有的本國及外國籍的編輯委員之努力,加上多位助理編輯之協助,乃至為數眾多審查委員的嚴格把關,所刊載的數百篇論文皆屬一時之選,因而普遍受到教育學術界人士肯定。2005年,本刊通過嚴格考驗,經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選為TSSCI期刊,今春則在廖前總編輯之努力推動下,又為全世界最大的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收錄,因而得與國際學術界接軌。本人有幸擔任本期的責任編輯,為讀者及作者搭建橋樑,至感榮幸。               如本刊徵稿辦法所示,本刊旨在「傳播教育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提升教育研究水準」,「徵稿範圍廣納國內外教育學術研究,尤歡迎實徵性及具原創性之研究,以帶動當前教育發展」。職是之故,本刊所收錄之論文範圍相當寬廣;正如本刊名稱《當代教育研究》所示,凡以「當代」之「教育」為「研究」主題之論文皆可。以本期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所收錄的四篇論文為例,則或以幼兒為對象進行圖像識讀的觀察,或以國小為範圍進行幾何教材的比較,或以西方學者為對象進行教育哲學的分析,或以品格教育為範圍進行教學做法的學理評述,其研究的對象與範圍、研究的方法與設計,皆各有不同,亦各有特色,惟其研究過程之合乎於嚴謹規準,研究結果之適切於教育發展,則無二致也。               寶貝家庭幼兒園林慧娟教師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周婉湘助理教授合撰之「『沒有字怎麼讀?』:幼兒閱讀無字圖畫書中之圖像語言」,選定三本無字圖畫書做為共讀書籍,並以八名幼稚園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與幼兒進行圖畫書故事述說、半結構式訪談以及讀後繪畫作品創作及討論,探究幼兒如何觀察、解讀無字圖畫書之圖像元素,以建構圖像故事之意義。在圖像及影像充斥的當代,以幼兒對圖像元素之閱讀反應做為探究圖畫書的研究議題,確實有別於其他著重於文字的閱讀及書寫的研究,具有開拓較新研究領域之意義,而其有關幼兒圖像語言的研究發現,更具對於教學啟示的實際之意義。該文研究主題新穎,研究過程嚴謹,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文獻充分互動,確為一兼具實徵性與原創性之佳作。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徐偉民副教授及高雄市桂林國民小學董修齊教師合撰之「國小幾何教材內容之比較:以臺灣與芬蘭為例」,採內容分析的方法,取課程目標和數學問題為分析單位,依研究者設計的分析類目,以兩國各一家出版社印行的國小幾何教科書為對象,比較其教材目標和內容呈現的異同。該文發現,兩者的目標皆強調透過操作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兩者的內容都以幾何形體的辨識與建置之問題最多;無論是在目標和內容上,兩者空間幾何的內容所占比例都偏低。此外,該文也發現臺灣的教材中,幾何問題多使用圖形和文字來呈現,並意圖經由解題結果來歸納和發現幾何形體的特色或定義,而芬蘭的教材中,幾何問題的呈現則以圖形為主。該文所提及的這兩套教科書在幾何概念呈現的順序和結構方面,大致符合學者所提出的幾何思考和發展理論之發現,以及其在教師教學、幾何教材內容編修等方面所提出的實際建議,皆具參考價值。該文由大學教師與國小教師攜手,結合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針對教育現象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為值得鼓勵的研究組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林京霈博士候選人所撰之「Charles Taylor『內在性框架』之概念及其對教育的啟示」一文指出,由工具理性所主導的現代社會,實具有其內蘊的框架。人類在此一框架中,會以互惠的秩序促成人類繁盛與進步,也會以建構的行動為手段創造安全和諧的生活。或有人對於此一框架有若干迷思,例如推崇科學理性為放諸四而皆準的箴規,又如貶低人類情感意志與靈性的內在資源,惟若一一加以解構之後,應可確認:此種狀似封閉世界的結構,實則充滿朝向超越性開放的機會。該文既能同情地瞭解、又能合理地批判Taylor對「內在性框架」之論述;而其能點出當今教育哲學應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關係的「水平思考」之外,還應注意到人與超驗力量之關係的「垂直思考」,確為教育哲學分析的佳作。敬謹馨香祝禱林君早日完成學業,持續不斷努力,以其豐厚的教育哲學素養,常為學界提出富有啟發性的觀點。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陳伊琳助理教授所撰之“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haracterising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inculcation of virtues”(以「德目教學」界定「品格教育」之適當性探討)一文指出,相較於「品格」這個微妙、難以捉摸的偌大概念,「德目語詞」顯得較為具體、容易操作,因此有以「德目教學」界定「品格教育」之說的提出;然而這種簡單的界定不無缺失:或誤將品格教育等同於德目錦囊法,或錯把各種殊德的教學等同於道德人格教育。該文指出,品格教育應關注其所具有的道德意義,而非只是一些瑣碎的德目。該文既能旁徵博引,又能往復分析,邏輯推理清晰,遣辭用字精確,文筆清順流利,確為上乘的教育哲學論文,顯見作者留學英倫多年、潛心研究之用力也。        除上述四篇論文之外,本期亦依例刊載由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王俊斌副教授針對M. Walker及E. Unterhaler合編之《論Amartya Sen能力取向理論與教育中的社會正義》(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一書所撰的書評。該書共12章,區分為「能力取向與教育的理論觀點研究」、「能力取向理論的教育應用」,以及「能力取向的教育應用展望」等三個部分。在有限的篇幅下,王副教授並未逐章簡介該書的內容,而是從「理論內涵」與「實踐面向」二個角度綜合討論各章共同提及的重點與問題。接著,王副教授以相當多的文字指出,應用「能力取向」理論來分析教育正義問題固然極具新義,但該一理論亦遭受嚴厲的質疑與挑戰。最後,王副教授亦提示該書若干有待商榷的論證。王副教授的這篇書評,既介紹了該書的要點,又指出了該書的論證問題,可謂為一篇標準的書評,相信讀者閱畢後定會設法找到原著詳讀也。        一份高品質的刊物之維繫,有賴作者、讀者、編審者等各方面的配合;而每一期的出刊,都是集結了許多人的智慧、時間與精力的成果。至誠希望大家持續呵護這份創刊二十年的教育學術期刊,讓它更為精進,更趨優質!

作者: